“思想闪电”的伟力

发布者:纪委办公室发布时间:2024-02-25浏览次数:10

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马克思把理论创新比作“思想的闪电”,认为当“思想的闪电”击中“人民园地”,即科学的理论被人民所掌握时,才能为革命创造客观基础与条件,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编辑,随着与社会广泛接触,他遇到一些“苦恼的疑问”,并开始思考黑格尔哲学的缺陷。马克思在离开《莱茵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1843年底至18441月,马克思写下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强调理论掌握群众的重要意义,探讨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途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强调“理论”的重要意义,认为科学的理论应该像“闪电”那样迅猛、强烈,能够穿透笼罩在人们心中的乌云,直接准确地击中人民的内心,点燃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激情。当科学理论被人民认可和掌握之后,就会在人民内部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真正变革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完成解放自身和全人类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19世纪上半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大陆的逐步扩张,工人运动也迅速发展。但由于革命理论的匮乏与革命组织的涣散,各国的工人运动陆续遭受严重挫折。马克思恩格斯清醒地认识到,无产阶级要想获得普遍的自我解放,“光凭革命精力和精神上的自信是不够的”,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寻获指引解放事业“成为现实”的“真理的光”。他们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科学理论的力量,共同创立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发现和系统阐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奠定了基石,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上升到科学,明确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道路和发展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甫一产生,就如同“思想的闪电”击中了“人民园地”,为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和思想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南。“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靠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凝聚力。马克思恩格斯成功地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改组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从第一国际到巴黎公社再到第二国际,国际工人运动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随后,列宁在俄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工人阶级取得十月革命伟大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把理论创新比喻为“思想的闪电”,这一比喻尽管讲的是他们生活的时代科学理论的巨大影响,但其科学性、真理性已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所证明。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坚持党的事业每发展一步,党的理论创新就前进一步;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在百年奋斗中,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前进路上,我们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以这一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孙硕)

(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